康网 Tag标签 [血小板]如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缓解阶段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 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壁有营养和支持作用,孕妇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易破裂,皮肤、粘膜就会出现出血点。血小板是由骨髓产生的,在血液中的寿命大约是7-10天,主要由脾脏破坏。正常妇女血小板为(100-300)X109/L,妊娠后血小板数目、外形、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 1.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发病机制上讲,它与DIC的区别在于体内没有病理性凝血酶的大量形成。因此,一般没有凝血酶大量活化和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的证据,即血小板大多正常,因子V和因子Ⅷ正常。两者的FDP均可升高,但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的产物。因此,在原…

  • 1.对血小板低且输注无效的患者,应重视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当血小板低于30×109/L时,有自发出血的可能,尤其应重点观察有无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脑出血的先兆,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早进行脱水、止血治疗。

  • 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三大症状,肝脾淋巴结不大,与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但一般贫血较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勱不高,骨髓红、粒系统生血功能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外感邪毒,导致阳热过盛所致;或因饮食不节、情致郁结、正气内伤,或致阴虚。病发时以皮肤粘膜(内脏等)出血为其特点。本病有实热、虚热、气虚等证型。

  • 1.输血小板悬液后,护士应观察患者出血是否减轻,有无新的出血倾向。

  •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或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血小板长1.5~4微米,宽0.5~2微米。正常人每一立方毫米血液中含血小板是100---300万,1/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

  • 主要证候:瘀点瘀斑色泽紫红,下肢多见,头晕目眩,腰酸耳鸣,盗汗潮热,齿衄,鼻衄,月经量多。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

  • 许多药物可以成为抑制血小板的因素,围术期必须掌握。有以下几类:

  • (1)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原发性血小板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患者有出血倾向,如皮肤上有瘀点、红斑或原因不明的鼻出血等表现。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皮肤紫癜,分布以四肢、臀部和胸部为主,呈针尖样的瘀点,也可以出现瘀斑或血肿。粘膜出血可来自鼻腔、口腔、泌尿生殖道或胃肠道。少数病例可有粘膜下及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可危及生命。依病程可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老年人以慢性型较常见…

  • 处方组成:仙鹤草根10~100克、红枣50~100克、牡蛎10克、甘草10克、连翘10克、丹参10克,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 2.微血管病性溶血:(1)黄疸与深色尿,偶可见血红蛋白尿。(2)血片中可见较多的畸形红细胞(>2%)与红细胞碎片。(3)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4)骨髓代偿性增生,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下降。(5)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6)可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没有特效治疗。急性期出血多者需输血治疗,输血不仅要求补充红血球及血色素的损失,同时要求输注血小板或鲜血。成分输血,即输注血小板,这样比输全血更易达到止血目的。其它止血药效果不好,现在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它的作用也只限于急性期…

  •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系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以持续性血小板增多,伴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血栓形成,脾脏肿大为特征。本病的治疗,西医常以骨髓抑制剂,如羟基脲、甲异靛、马利兰等抑制和减少血小板生成,或予干扰素,或施血小板单采,或予抗血小板功能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 对于怀疑患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除了依靠症状和体征诊断外,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查来确诊。

  • 〖组成〗生地20克,黄芪30克,藕节10克,白芨10克,山楂10克,茜草10克,红枣10枚,花生衣6克。

  • 中医认为,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失调有关。中医所说的气,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物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二是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两者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系统。

  • 血象。急性型血小板明显减少,多在20×109/L以下。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白细胞可增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者,血小板多在30-80×109/L,常见巨大畸型的血小板。

  • 慢性血小板减少症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

  • 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症状取决于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机体的反应,出血是在骨髓巨核细胞失代偿后出现,可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病例全身皮肤发红,继之发热、寒战,严重出血包括口腔黏膜出血大疱、胃肠道出血、血尿、肺出血、颅内出血等;某些服用奎宁…

  • 功效:补血美容,也可作为牙龈出血、血友病、缺铁性贫血等症的辅助治疗。

  • 血小板主要起止血作用,血小板减少后容易出血,但不是所有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都有出血表现。在病人血管弹性良好,凝血机制正常,一般情况下,5万以上血小板减少病人不会有出血现象,轻微的外伤也不至于出血,3万-5万血小板病人受到外伤会有明显出血,一般不会有严重的自发性出血。…

  • 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外感邪毒,导致阳热过盛所致;或因饮食不节、情致郁结、正气内伤,或致阴虚。病发时以皮肤粘膜(内脏等)出血为其特点。本病有实热、虚热、气虚等证型。

  • 出血不重者多无红、白细胞的改变,偶见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急性出血时期或反复多次出血之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常减少,白细胞增高,网织红细胞于大出血后可增多。周围血中最主要的是改变是血小板减少至100×109L以下,出血轻重与血小板高低成正比,血小板<50×1…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是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皮肤粘膜紫癜,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过敏性紫癜的特点是四肢肌肤散布斑点或波及全身,重症患者伴关节疼痛或腹痛,便血、…

  • 一般说来,反复出现皮肤紫癜除了单纯性紫癜外还要想到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病变及凝血障碍,必须到血液科做全面检查。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血中血小板低于正常。因血小板是血液凝固机制中最重要因子之一,减少了就容易出血。减少得越多,出血机会也越多。多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中产生血小板障碍)、白血病(骨髓被白血病细胞充塞,影响血小板生成)、服用某种药物、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