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医学健康 > 疾病知识 > 浏览文章

乙脑的针灸治疗

作者:小康 来源: 康网 时间: 2023-10-31 阅读:

乙脑的针灸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由乙脑病毒所致,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经蚊传播,以夏秋多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强直性痉挛、惊厥、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暴发型四型。重型患者往往留学生有后遗症。乙脑的针刺治疗一般采取对症取穴法。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百会、风府、风池、大陵、后溪、涌泉、气海。

配穴:高热加曲池、大椎、委中;抽搐加水沟、身柱、合谷、太冲;昏迷加十宣、气海、印堂;呼吸衰竭加会阴,循环衰竭加素髎、内关;头痛加太阳、头维、列缺,呕吐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尿潴留加关元、曲骨、三阴交;躁狂加大椎、神门;腹胀腹痛加天枢、足三里;吞咽困难加天突、人迎、金津、玉液、合谷。

2.治法

常用穴均用重泻法,据症情可留针20分钟至4小时不等。根据不同的症状,各症的具体治法亦有不同,分述如下。

高热:委中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凉泻法(参阅/总论/刺灸法,下同),留针20分钟。

昏迷:十宣、印堂均刺血,气海以艾卷雀啄灸,直至神志清醒。

抽搐:用泻法,持续运针至搐止,并留针约2小时~4小时,以防复发。

呼吸衰竭:宜深刺会阴、涌泉两穴,大幅度捻转提插,持续运针15分钟~20分钟。

循环衰竭:以艾卷重灸百会、气海两穴,至局部皮肤潮红起小泡,内关、素髎平补平泻,持续运针15分钟~20分钟。

头痛:太阳刺血,余穴泻法留针20~30分钟。

呕吐:足三里、内关平补平泻,中脘泻法,留针15~30分钟。

尿潴留:关元可透曲骨穴,使针感放射至龟头,反复施以泻法,亦可应用震颤法(即右手持针作小幅度较快速的提插,状若颤动)。三阴交平补平泻。须针至有尿感后出针。

躁狂:大椎穴用深刺法,缓缓进针至1.5寸左右,患者突有触电感,立即退至无感觉区留针,切忌刺之过深和提捣,以免发生事故。神门用泻法。

腹胀腹痛: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30分钟。

吞咽困难:天突、人迎,以毫针缓缓刺入,分层紧提慢按。反复提插至有强烈得气感后,即出针。金津、玉液以三棱针速点刺出血,合谷用泻法,留针15分钟。

治疗间隔视病情而定,轻者每日2~3次,重者6小时1次。原则上是:在前次针刺后体温下降还未回升之际即施第2次治疗。

3.疗效

以此法治疗462例,各种症状的治愈率在67%~100%,绝大多数在85%以上[4,5]。

(二) 刺血

1.取穴

主穴:太阳、少商、尺泽、百会、合谷、大椎、曲池、足三里。

配穴:体温过高:风府、印堂、十宣、委中;角弓反张:风池、陶道;神志昏迷:水沟、劳宫、中冲;牙关紧闭:水沟、承浆、颊车、大陵;呕吐、烦躁:内关、神门。

2.治法

主穴为主,据症加配穴。急救抽搐昏厥以三棱针点刺太阳、少商、尺泽出血,并在太阳、尺泽拔罐2分钟~3分钟。险情解除后以毫针刺百会向后横刺4分,曲池、合谷、大椎直刺0.8寸~l寸,泻法不留针;足三里1.2寸,留针15分钟。项背部及风池、大椎以梅花针重叩5分钟。配穴之印堂、十宣、委中以放血法,余穴针刺。每日刺血1次,针刺2次,不计疗程。

3.疗效

共治急诊患儿36例,痊愈(神志清楚,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33例,显效(神志清楚,抽搐止,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大部消失)3例,有效率为100%。

(三) 其他措施

1.乙脑亦属危重病症,须坚持守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可参阅/流脑/一节。

2.昏迷患儿可用用鼻饲。应经常协助翻身,以免发生褥疮。热度过高,可配合物理降温。呼吸循环哀竭者,应配合给氧及适当给予升压、强心药物。

3.须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急性高热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伴以少量蛋白质和脂肪,极期过后,消化吸收功能好者可改用高热量流质。

4.如针灸疗效不显,应即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