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 Tag标签 [HCV]如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在孕妇中筛查HCV的意义极大依赖于了解母亲HCV感染的价值。因为了解母亲感染状况对母亲或婴儿的处理以及分娩的技术方面没有直接的意义,因此有认为筛查无必要。确实在目前情况下要说明在孕妇中筛查HCV的必要性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选择性的筛查可能是有益的。

  • 通过对输血后HCV感染者的系列血清标本进行抗-HCV的检查及HCVRNA研究,发现HCV感染的病毒血症有以下三种类型。

  •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 由于HBV和HCV均有较高的携带率,因而其重叠感染的机会也较大。国外报告HBV和HCV重叠感染率为15%~28%。1990年国内报告HBsAg阳性、抗-HBcIgM阴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40例,用OrthoC100-3诊断药盒检测抗-HCV阳性率为17.5%,其结果与国外情况基本相同。

  •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除HCVRNA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2)经破…

  •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至于其发生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但实验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的肝脏病变部位有多数单核细胞浸润,发生炎症和坏死,这和HBV引起的肝脏病变相似。同时,感染HCV后,也和HBV感染一样容易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这就说明,HCV感染引起的肝…

  •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至于其发生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但实验研究表明:丙型肝炎的肝脏病变部位有多数单核细胞浸润,发生炎症和坏死,这和HBV引起的肝脏病变相似。同时,感染HCV后,也和HBV感染一样容易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这就说明,HCV感染引起的肝…

  • 1.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 通过对输血后HCV感染者的系列血清标本进行抗-HCV的检查及HCVRNA研究,发现HCV感染的病毒血症有以下三种类型。

  • 丙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种具有脂质外壳的RNA病毒,直径50-60nm,其基因组为10kb单链RNA分子。HCV的基因编码区可分为结构区与非结构区两部分,其非结构区易发生变异。HCV与HBV及HDV无同源性,可能是黄病毒属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病毒。本病毒经加热100℃10分钟或60℃10小时或甲醛1:10…

  • 1.流行病学史:有输血史、应用血液制品史或明确的HCV暴露史。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2-16周(平均7周),散发性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尚待研究。

  • 丙肝病毒母婴传播发生在何时,如何发生仍不清楚。偶尔可在羊水中检出HCVRNA,提示宫内感染的可能性,但并不等同于宫内感染。因为微量的母血污染不能除外,脐血HCVRNA阳性也很难作为宫内感染指标。有一项研究发现脐血HCVRNA阳性并不能预测婴儿期的感染。选择性剖宫产减少母婴传播危…

  • 病毒水平:HCVRNA水平越高越易发生HCV母婴传播。有一项研究中高病毒水平被定义为至少2.5*106copies/ml,但通常研究显示母亲病毒载量在105-106copies/ml与HCV传播有关。不同的结果可能与采血时处于不同孕期有关。

  • 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的结局需要阐明。某些婴儿有暂时的病毒血症而无真正的感染,其它婴儿可发生急性自限性的感染,临床表现不明显(极早期的自发清除)。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的早期自发缓解的资料引人注目,这些儿童在HCV病毒血症时有肝脏炎症的生化证据。在一项研究中,3/4母婴传播丙型…

  • 丙肝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难题,全球现约有1.7亿丙肝患者,我国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约4000万。成人感染丙肝病毒后比感染乙肝病毒更容易转化成慢性肝炎。因此,大众应了解丙肝的传播途径,以有效预防丙肝传播。

  • 在HCV急性感染期,在血浆或血清中的病毒基因组水平可达到105~107拷贝/ml。在HCV慢性感染者中,HCVRNA水平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变化范围在5×104~5×106拷贝/ml之间,但同一名患者的血液中HCVRNA水平相对稳定。

  • 所有抗HCV阳性者及HCV感染高危患者(即使血清学检查阴性或不确定),应做血清PCR检查,结果阳性肯定有病毒血症;结果阴性可能为以下情况:血中无病毒感染、暂时无病毒血症、感染已恢复、病毒血症水平低于检测阈值或ELISA结果为假阳性。

  • 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在对献血员强制筛查抗-HCV以前,输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是HCV传播的主要方式,现在仍有少数不发达地区存在不洁采血和不洁输血问题。因为HCV感染存在窗口期,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增加了HCV感染机会,可能与此有关。

  • 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及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丙肝与输血的关系更密切。50%以上的丙肝病人都有输血(或血浆)的历史。如果输入的血液带有丙肝病毒,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一般1个半月至2个月)后,便出现肝炎的症状(疲乏、食欲减退、部分可出现黄疸等)和肝功能异常。病人的血液…

  • 几年,经大量研究证明:丙型肝炎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比乙型肝炎更易慢性化。约有1/2的丙肝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约30%发展为肝硬化;丙型肝炎也是肝细胞癌主要病因之一。近2至3年研究表明,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常常慢性化,大多数感染者和病人表现隐匿,难以自察或被检查发现,给传染源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同时,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依赖切断传播途径。HCV经血途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针对各种经血途径传播的方式。HC…

  • 1.诊断依据:HC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无肝炎史,但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亦可诊断。

  • 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欧、美、日本等国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的病因,也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全球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为3%,即感染人群约有1亿7千万。在美国有1.8%~2%的人口(约4百万人)抗-HCV阳性。我国人群中…

  • ①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抗HCV)。

  • 3种或3种以上肝炎病毒多重感染较少见。病情发展情况与转归显然与重叠感染前肝脏病变程度有关。如无症状HBsAg携带者则表现为出现症状,肝功能异常。若原为慢性活动肝炎或肝硬化,则表现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和肝功能损害明显,疗效关。我国重型肝炎主要是HBV与HCV、HDV重叠感染所…

  • 就目前来看,丙肝的预防尚无疫苗可用,这是因为HCV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病毒准种。因此目前丙肝的预防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感染HCV的患者(即传染源)。具体措施有,取缔职业献血员,医务人员慎用血…

  •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所致,HCV是1989年由美国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从100万克隆中仅找到一个阳性克隆,由此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 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据国外报道,90%以上输血后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目前由于献血员筛查的方法尚不够灵敏,输血后丙肝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⑴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⑵经破损的皮…

  • 1.血液(血制品)传播:HGV的传播途径与HBV、HCV相似,即主要经血或肠道外途径传播。与HCV相比,HGV持续感染率较低,与HGV感染较HCV感染更易恢复有关。